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

学科建设规划/Subject Development Plannin...

高水平“211工程”大学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7年)

(一)指导思想
坚持走“团队、项目、平台、成果、合作”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秉承“政、产、学、研、用”五要素紧密结合,围绕科学探索、前沿技术产品研发、高端人才培养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主要功能定位,开展数研院“高水平大学”各项建设与发展工作。在学科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以及重大产业技术发展需求,致力于地理空间信息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与集成应用,在促进地理空间信息科技进步和产业技术创新的同时,孕育新的学科方向增长点,全方位服务于地方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工程,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数研院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1、建立创新驱动的产业技术研发体制,保障数研院可持续发展。按照“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指导方针,构建创新驱动的产业技术研发体制,充分发挥数研院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紧紧围绕地理信息全产业链,通过与行业龙头企业、区域规模企业等建立协同创新中心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自主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主动联合企业参与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与中试,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数研院和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合作开展核心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联合培养人才、共享科研成果,使项目建设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秉承立足区域放眼全球的理念,引领数研院跨越式发展。  坚持“立足福建、放眼全球”的理念,着力解决福建省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计划-“数字福建”工程中所需的共性关键技术。通过产业技术联盟或产学研联合体或成立企业联合体,实现重大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带动产业技术、人才和资金的集聚,形成一个地处海峡西岸的国家级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培育1-2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企业,将数研院建成在地理信息领域整体上处于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
3、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助推数研院开放式发展。数研院充分发挥既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平台和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良好基础和经验,强化科技项目与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的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包括“千人计划”、“福建百人计划”在内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通过共建合作平台、开展合作研究、技术引进与消化、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与欧、美、日等地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努力打造  “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的国际化格局,与国外、台港地区的人员互访稳定发展、学术交流与活动频繁,努力形成“以交流促合作,通过合作提升交流内涵与层次”的态势,使得在合作范围、合作深度上与数研院的定位和地位相适应。

(二)发展目标
通过4年左右的高强度投入,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以项目带动和协同创新引领学科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努力在科技创新团队、学科条件平台、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的能力、标志性科技成果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1、“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建成验收,“国家电子政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西政务大数据共享与云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得到立项建设或认定,全方位持续地支撑福建省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计划-“数字福建”的建设。
2、争取在电子政务工程、城市与区域环境遥感、虚拟地理环境及其应用、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综合研究、开发与产业化能力处于国内同类科研机构的前列,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能力,整体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方面取得一批创新成果,培育获得国家“三大奖”的能力。
3、团队进入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或入选“东南丘陵地区资源环境遥感分析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或引进国家级1-2人、省级重点人才3-4人,形成由若干个优秀中青年专家领衔的技术研发高地。
4、申报成功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在下一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进入中游行列(前50%),显著提升地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实力,在省属高校中的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力争“十三五”末期申报成功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5、带动产业技术与人才集聚,形成一个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地理空间信息产业示范基地;研究成果实现规模转化,培育1-2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产品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市场。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并每年增长30%。
6、“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地理决策服务”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深化,并取得良好成效,有力提高数研院国际化水平与影响力,努力将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示范性合作基地”升级为科技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中心”,或申报成功“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在上述预期目标基础上,再经过5-7年的建设与发展,显著提高各研究方向的单元技术研发、成套装备集成与产业化能力,将数研院建成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整体上处于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带动产业技术与人才集聚形成一个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国家级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取得若干重大理论创新、集成创新成果,并有效地实现规模转化;培育1-2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显著推动我国和福建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技术产品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市场。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以上,并每年增长30%,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建设发展途径与取向
1、以“人才”为学科建设第一要务,加大力度引进海外高端人才,进一步壮大创新团队,优化团队结构,聚焦研究方向,逐年提高科研力量的国际化程度。
2、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应用,实现条件平台的感知化、技术产品的集成化,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数研院技术创新发展、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3、高举协同创新旗帜,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校内学科专业之间分工合作,开创外引内联工作上台阶,实现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4、以重大需求为导向,直接面向区域信息化工程(如“数字福建”、“智慧城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
5、多方筹措资金,充分发挥在研科研项目经费,与“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6、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高水平大学”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人才、资金、设备、项目等资源,引入项目动态评估制度,指导和监督各项目的实施进度、实施成效和经费使用。

(四)重点建设任务
根据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目标和学院目标任务分解(2014-2017),数研院走“项目带动”建设发展战略,计划实施如下几个重点建设任务如下:
1、科研创新团队与创新人才培育建设专项主要实施“东南丘陵地区资源环境遥感分析”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或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培育项目;
2、科研创新平台培育建设专项主要实施以下2个项目:
 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的“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设(2013-2015);
 “国家电子政务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与申报(2014-2017);
3、实施省级重点学科实力提升计划,联合资源环境学院实施“地理学”学科福建省重点学科建设(2014-2017);
4、国际与闽台教育交流合作专项主要实施教育部“中-欧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地理决策服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2014-2017),通过实施“送出去、请进来”方式,实现国际化办学、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提升;
5、服务社会专项,依托“海西政务大数据共享与云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服务‘数字福建’信息化工程”项目,具体内容包括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专利实施许可、产业化中试(2014-2017)等;依托福州大学晋江研究院,成立“智慧城市技术研发与转移中心”,对接福建沿海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与信息化应用。


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